山东理工大学自2006年以来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实施办法,并根据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期、分批、分块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全校师生全面动员、共同参与,各单位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贯彻落实,推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有竞争力的山东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品牌。学校围绕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这一目标,积极营造研究生创新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5年来,为保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学校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如《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奖励办法》等,与此同时,一系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也相继出台。
设立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校于2006年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设立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鼓励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积极申报并深入研究。5年来,共立项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68项,投入经费42万元,其中18项到期项目已全部顺利结题,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
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学校于2008年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在评选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过程中严格执行条件,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到目前为止,共评选出16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标杆作用。
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学校于2008年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奖励办法》,每3年评选一次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2009年评选出了我校首批优秀研究生导师7名。
积极鼓励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学校在2001年开始实施的“科汇研究生奖学金”基础上,2006年设立了“科汇研究生科研奖学金”,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相对接,每年奖励10名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在校研究生。到目前为止,“科汇研究生科研奖学金”已经奖励了50名研究生,有效地激励了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积极进行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学校创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0余个。多年来,研究生培养单位以解决合作培养单位在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己任,努力为合作培养单位破解技术难题,积极为合作培养单位的职工进修、培训等提供优质服务,对研究生、施教导师的学习、教学、科研、论文写作、生产实习及生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资助和服务,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以“启迪智慧、激发兴趣、激励创新”为宗旨,我校积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硕士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学术会议活动。近两年来,学校累计举办各级各类研究生学术论坛20余场。
严格学位论文评审与抽查。在硕士论文评审方面,学校根据学科的不同分两部分进行评审,一部分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匿名外审,由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送审;另一部分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送审。据统计,每年90%以上的学位论文都分别由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进行匿名外审,有效地保证了论文评审的严肃性、公正性。
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学校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条例》,明确了督导员的条件、督导的职责、督导的内容、督导的方式和督导员的待遇。自本年度开展研究生教育督导以来,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秩序和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
扎实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学校于2007年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规定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认定并责成有关部门处理。自2008年以来,我校开始使用“研究生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所有硕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该系统的检测。
由于措施有力,该校近5年来在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获得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27项,资助经费44.5万元;有4名研究生指导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导师,9篇硕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4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2人被评为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有竞争力的山东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品牌。学校围绕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这一目标,积极营造研究生创新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5年来,为保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学校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如《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奖励办法》等,与此同时,一系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也相继出台。
设立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校于2006年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设立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鼓励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积极申报并深入研究。5年来,共立项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68项,投入经费42万元,其中18项到期项目已全部顺利结题,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
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学校于2008年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在评选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过程中严格执行条件,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到目前为止,共评选出16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标杆作用。
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学校于2008年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奖励办法》,每3年评选一次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2009年评选出了我校首批优秀研究生导师7名。
积极鼓励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学校在2001年开始实施的“科汇研究生奖学金”基础上,2006年设立了“科汇研究生科研奖学金”,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相对接,每年奖励10名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在校研究生。到目前为止,“科汇研究生科研奖学金”已经奖励了50名研究生,有效地激励了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积极进行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学校创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0余个。多年来,研究生培养单位以解决合作培养单位在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己任,努力为合作培养单位破解技术难题,积极为合作培养单位的职工进修、培训等提供优质服务,对研究生、施教导师的学习、教学、科研、论文写作、生产实习及生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资助和服务,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以“启迪智慧、激发兴趣、激励创新”为宗旨,我校积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硕士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学术会议活动。近两年来,学校累计举办各级各类研究生学术论坛20余场。
严格学位论文评审与抽查。在硕士论文评审方面,学校根据学科的不同分两部分进行评审,一部分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匿名外审,由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送审;另一部分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送审。据统计,每年90%以上的学位论文都分别由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进行匿名外审,有效地保证了论文评审的严肃性、公正性。
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学校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条例》,明确了督导员的条件、督导的职责、督导的内容、督导的方式和督导员的待遇。自本年度开展研究生教育督导以来,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秩序和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
扎实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学校于2007年发布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规定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认定并责成有关部门处理。自2008年以来,我校开始使用“研究生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所有硕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该系统的检测。
由于措施有力,该校近5年来在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获得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27项,资助经费44.5万元;有4名研究生指导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导师,9篇硕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4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成果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2人被评为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