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和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了解就业和培训情况。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两天,国家领导人关注就业问题,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可见一斑。教育部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而过去两年,伴随着经济增速的走低,中国就业岗位趋于缩水。创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遭遇因经济减速而缩水的岗位数量,“最难毕业季”的考验已经到来。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找啊找啊找工作”系列报道,走近在就业路上奔波的大学生,品味他们就业路上的苦与甜。
16日中午,张建超在自己的快餐店里给客人装菜。这种老板兼服务员的日子,他已经走过了近一年。
在很多同学和老师眼中,张建超是个“另类”。
当别人奔走于各地的招聘会时,他在菜市场跟人讨价还价;当别人准备各种考试时,他忙着选最便宜的调味品。
他想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不过,和大多数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一样,对于未来的道路,他也有苦恼和彷徨。
快餐店里的大学生老板
5月16日8:00许,在山东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大四学生张建超打开电脑,开始做自己的毕业设计。张建超学的是环境设计专业,他的毕业设计围绕着餐厅内饰方面展开,他的设计想法来源于自己经营的一家快餐店。
刚刚做了几张图片,张建超的手机就响了起来。“店里的油和塑料袋没有了,让他们送点货吧!”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着急。
张建超赶紧打了几个电话,要好了这两样东西后,继续做毕业设计。
10:30许,张建超关上了电脑,骑上自行车出了校门。11:00许,他来到了莲池中心路上的一家快餐店。正好,别人送的油和塑料袋到了,张建超忙着把货卸下来。
这家快餐店是张建超从大三暑假开始与朋友一起开起来的,出售一些凉菜、熟食,也做一些家常菜。他既是老板,又是采购员、服务员。“以前早晨5、6点钟就要去菜市场进货,那个时候菜便宜又新鲜。最近忙着做毕业设计,很多工作就由朋友帮着做了。”
11:30许,有客人到店里买凉菜,张建超熟练地给客人装菜、称重、收钱。刚送走这个客人,又有两个人在店里点菜,他又忙着收拾桌子,给客人斟茶倒水。
忙碌一直持续到13:00许,张建超匆匆吃了几口饭,又赶回学校继续做自己的毕业设计。“下午要是忙的话,还得再过来,不过我朋友现在挺体谅我,一般不是特别忙就不会给我打电话了。”张建超说。
累并快乐着
张建超的这家快餐店运营了已经近一年的时间,谈起这一年的经历,他告诉记者,最大的感觉就是“累”,但是也收获不少。
张建超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开店,也是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大三结束后,我们的课程就很少了,很多同学开始找实习单位实习,我却想着不如趁这段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这样,张建超开起了快餐店。“当初最难的就是筹措资金,我家是农村的,每个月家里就给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但是开店先期投入就得好几万。“张建超说,为此他把过去两年打工、做小买卖积攒的钱都投了进去,还找朋友一起合资,快餐店才开起来。
张建超为这个快餐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能够顺利运营,张建超跑前跑后,内外打点。从小店选址,到装修,进货,聘请厨师、服务员,每一项都要精打细算。“开始各种事情都很多,都需要自己做。有时候一直做到凌晨两三点。”这个今年21岁的男生看起来有超出年龄的沉稳成熟。“开始的时候经验不足,也不敢做得太大,只是尝试性地和朋友一起做一个小餐厅积累下经验。”万事开头难,由于并不了解餐厅运作的流程,张建超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张建超终于也找到了一些“窍门”。“做快餐,就得让顾客觉得方便。我们想了个办法,把临时柜台摆在门口,客人来了需要什么就可以直接点菜拿走,都不用下车,这样每天就增加了不少顾客。”运营了三个月后,张建超的快餐店就收回了成本。
做喜欢做的事
张建超家在山东菏泽,父亲做点小生意,这也让张建超对做生意很感兴趣。张建超的“经商”生涯从大二就已经开始。“在淄博有车展的时候,我在现场找好了一些感觉不错的地方,组织人卖饮料,几天下来能赚个五六千。”除了在车展上卖饮料之外,张建超还经常在校外打一些零工,赚点钱之外还能增长见识。他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赚出来的。
张建超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情,才会把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但在学校还是要以学业为主,总不能把学业荒废了。”张建超告诉记者,由于学校开放了选课,自己在大三的时候就把大四的课程都学完了。这样大四时别人忙着上课的时候,张建超就已经能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经营小店上。
“我也很喜欢我的专业。”张建超告诉记者,如果有可能,自己还是会选择做环境设计的工作,不过不是加入别人的公司打工,而是攒够了钱自己做老板。“做设计的话需要投入很大,而且回收周期很长,以我现在的财力暂时做不到。餐饮行业门槛低,收入也很可观,所以我想先做着这个,等攒够了钱,也许就能去做设计了。”
在采访过程中,张建超多次说到,各种事情都很难做,都很辛苦,但是只要自己喜欢做,也就不觉得那么辛苦了。张建超告诉记者,他已经又找了一个新店面,准备毕业后再开一家快餐店,等到新店能够运营起来还要再找新的店址开分店。
无奈与彷徨
谈及未来的打算,张建超说自己内心深处也有着徘徊和彷徨。“家里并不是特别赞成我现在做的这些,他们还是希望我做公务员之类的工作。”张建超告诉记者,当自己向家人说起要开店的时候,家人也有很多不解。“家里人总会觉得,读了这么久的书,还是找一个相对稳定清闲的工作好一些。”
由于张建超从小就很独立,家人一般不干涉张建超的选择,但是为了找工作的事情,家里却不止一次“干涉”他。“打电话让我报公务员,过年回家也总是被追着找工作。”“我觉得不管做什么工作,关键还是开心,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但是家里人却告诉我,工作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上了大学和没上大学干的事情一样。”
这种观念让原本对自己的未来很坚定的张建超偶尔也感到彷徨。“有时候,同学们都在议论考哪里的公务员、去参加哪里的招聘会,或者谁又和哪里签约了,我心里也会忍不住问自己,到底选择的这条路对不对?”
不过,这些日子以来,张建超在听到更多同学议论着工作不好找,不少同学为月薪1000多块钱的工作奔波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走试试。“毕竟,路要自己走了才知道对错。”张建超说。
相关新闻
高校毕业生招聘禁设院校性别限制
根据中国政府网16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同时,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放宽创业培训补贴期限等。
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同时要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各地区要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创业地应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通知还要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
《鲁中晨报》 (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