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9月,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开学季,经过两个多月的等待,大学新生即将踏入向往已久的“象牙塔”,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大学新生们在兴奋之际,难免会有些迷茫、困惑。到底该怎样准备自己的行囊?应以何种心态面对“传说中的”军训?又该如何与室友融洽相处……师兄师姐们作为“过来人”,为大学新生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行囊篇】
入学头3个月开销最大
还有十天左右,各大高校就要陆续开学了,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小雨(化名)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行囊了。然而,新生开学需要带哪些东西?每个月要准备多少生活费?这些问题让小雨感到很迷茫。
就新生入学的行囊与开销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理工大学、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和淄博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8月21日10:00许,记者来到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在与近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之后,记者了解到,除了少数淄博本地学生选择自带床上用品外,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会选择购买学校统一定制的“新生入学套装”,套装包括床单、棉被、枕巾、脸盆、暖瓶等,价格在400元左右。至于衣服、电脑、手机、生活用品等,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除此之外,几乎所有被采访的大学生都表示,入学头3个月开销最大,每月至少需要准备1000元生活费。
山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女生小陈告诉记者,入学时家里人不放心让她一个人从临沂来淄博报到,爸爸、叔叔都来学校送她,当时除了购买了学校统一定制的新生入学套装外,还带齐了一年四季的衣物、化妆品、日用品、手机和几本喜欢看的书,“班里的女生都带了不少东西,化妆品、衣服、手机、日用品和玩偶带得最多,还有不少女生带了文具,但有一部分女生没带电脑,可能觉得来到学校再买更方便。”
小陈说,开学前3个月开销较大,当时她每月的生活费在1200元左右,而现在她每月生活费在800元左右。
正在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专业读书的大二男生小邹则告诉记者,相比女生,他们的行囊里电子产品更多一些。“我入学的时候电脑、手机、照相机都带着,日用品只带了平时最需要的,衣物带得不多,玩具更不可能带了。”小邹建议,新生入学时尽量带一些实用的东西。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几所院校,几名淄博本地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入学时自带了全套床上用品,班里不少外地学生也都将床单、被子等生活用品通过邮局或物流公司寄到学校,这样比来到学校重新置办全套用品省钱。
就读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药物制剂专业的大二学生小庞建议,新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自带全套床上用品,小庞同时强调,虽然新生入学前几个月花销较大实属正常,但新生切忌盲目消费,应尽量避免买不实用的东西,以免浪费。
【军训篇】
迈好融入大学生活第一步
大学旅程的起点是军训。作为大学校园里的第一堂课,军训不仅是磨练新生意志的好机会,更是培养新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有效途径。
“我对开学后的军训充满期待,虽然很多师兄师姐都说军训很累,但我觉得这是我融入大学生活的一门必修课。”提起即将到来的军训,19岁的大学新生小薇(化名)一点也不畏惧。小薇告诉记者,高考过后的暑假里她一度变得很懒散,现在希望通过军训磨练自己吃苦的性格,也让自己收收心,准备投入到崭新的大学生活中。
虽然不少新生对即将到来的军训充满期待,但“秋老虎”依旧虎视眈眈,对于即将来淄博读书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能否适应炎热的气候?对此,有不少新生表示很担忧。
“军训要从早到晚地训练,至少持续半个月,时间长,强度大,我从外地过来,身体也不太好,能坚持到最后吗?”被淄博某高校录取的大学新生晓晓(化名)对即将到来的军训感到担忧。
在8月21日的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都认为军训是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新生应积极认真地对待。也有不少在校生表示,军训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只要新生注意防暑防晒、充分做好准备就能顺利度过军训这段时间。
“军训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晒,无论男生女生都要涂上防晒霜,避免被晒伤。尤其要注意多喝水,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绿豆汤、藿香正气液和消暑片等,一旦身体不舒服,应及时服用。”山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小林建议新生“不打无准备之仗”。另外,不少经历过军训的在校生都建议新生保证充足睡眠,除了晚上早点休息外,中午也要适当午睡,以消除身体疲劳。
【室友篇】
最重要的是彼此间相互理解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接触最多的人当属同寝室的室友。处理好室友关系,在大学里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是每一名大学新生最渴望的事。
“我的室友究竟是什么样子,大家能不能融洽相处,会不会成为好姐妹……”谈到未来的室友,即将到驻淄某高校读书的大学新生小李既期待又担心。
家住张店区丽景翠苑的小李是独生女,上学以来一直是走读生,从未住过集体宿舍的她,对于未来的宿舍生活心里感觉没底。
山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她大一刚入学时,踏进宿舍的那一刻,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里也十分忐忑,与室友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其实大家都很合得来。小张说因为大家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难免会有小摩擦,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一些小事尽量不去计较,有问题大家多沟通,这样,室友之间就会像一家人一样坦诚、亲密。
“首先自己要真诚待人,要找一些共同的爱好。”山东理工大学生物专业大二学生小徐说,他和舍友都喜欢运动,一有时间大家就去打篮球,渐渐地,大家就成了哥们。
小徐认为,与室友相处时不要太自我,要有宽广的心胸,多为他人着想,“平时室友需要打水、买早饭什么的,都尽量帮忙,不能太计较。有空可以组织室友多参加集体活动,男生一起打打球,女生一起逛逛街,这样可以迅速增加室友之间的感情。”
【行囊篇】
入学头3个月开销最大
还有十天左右,各大高校就要陆续开学了,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小雨(化名)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行囊了。然而,新生开学需要带哪些东西?每个月要准备多少生活费?这些问题让小雨感到很迷茫。
就新生入学的行囊与开销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理工大学、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和淄博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8月21日10:00许,记者来到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在与近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之后,记者了解到,除了少数淄博本地学生选择自带床上用品外,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会选择购买学校统一定制的“新生入学套装”,套装包括床单、棉被、枕巾、脸盆、暖瓶等,价格在400元左右。至于衣服、电脑、手机、生活用品等,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除此之外,几乎所有被采访的大学生都表示,入学头3个月开销最大,每月至少需要准备1000元生活费。
山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女生小陈告诉记者,入学时家里人不放心让她一个人从临沂来淄博报到,爸爸、叔叔都来学校送她,当时除了购买了学校统一定制的新生入学套装外,还带齐了一年四季的衣物、化妆品、日用品、手机和几本喜欢看的书,“班里的女生都带了不少东西,化妆品、衣服、手机、日用品和玩偶带得最多,还有不少女生带了文具,但有一部分女生没带电脑,可能觉得来到学校再买更方便。”
小陈说,开学前3个月开销较大,当时她每月的生活费在1200元左右,而现在她每月生活费在800元左右。
正在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专业读书的大二男生小邹则告诉记者,相比女生,他们的行囊里电子产品更多一些。“我入学的时候电脑、手机、照相机都带着,日用品只带了平时最需要的,衣物带得不多,玩具更不可能带了。”小邹建议,新生入学时尽量带一些实用的东西。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几所院校,几名淄博本地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入学时自带了全套床上用品,班里不少外地学生也都将床单、被子等生活用品通过邮局或物流公司寄到学校,这样比来到学校重新置办全套用品省钱。
就读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药物制剂专业的大二学生小庞建议,新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自带全套床上用品,小庞同时强调,虽然新生入学前几个月花销较大实属正常,但新生切忌盲目消费,应尽量避免买不实用的东西,以免浪费。
【军训篇】
迈好融入大学生活第一步
大学旅程的起点是军训。作为大学校园里的第一堂课,军训不仅是磨练新生意志的好机会,更是培养新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有效途径。
“我对开学后的军训充满期待,虽然很多师兄师姐都说军训很累,但我觉得这是我融入大学生活的一门必修课。”提起即将到来的军训,19岁的大学新生小薇(化名)一点也不畏惧。小薇告诉记者,高考过后的暑假里她一度变得很懒散,现在希望通过军训磨练自己吃苦的性格,也让自己收收心,准备投入到崭新的大学生活中。
虽然不少新生对即将到来的军训充满期待,但“秋老虎”依旧虎视眈眈,对于即将来淄博读书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能否适应炎热的气候?对此,有不少新生表示很担忧。
“军训要从早到晚地训练,至少持续半个月,时间长,强度大,我从外地过来,身体也不太好,能坚持到最后吗?”被淄博某高校录取的大学新生晓晓(化名)对即将到来的军训感到担忧。
在8月21日的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都认为军训是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新生应积极认真地对待。也有不少在校生表示,军训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只要新生注意防暑防晒、充分做好准备就能顺利度过军训这段时间。
“军训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晒,无论男生女生都要涂上防晒霜,避免被晒伤。尤其要注意多喝水,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绿豆汤、藿香正气液和消暑片等,一旦身体不舒服,应及时服用。”山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小林建议新生“不打无准备之仗”。另外,不少经历过军训的在校生都建议新生保证充足睡眠,除了晚上早点休息外,中午也要适当午睡,以消除身体疲劳。
【室友篇】
最重要的是彼此间相互理解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接触最多的人当属同寝室的室友。处理好室友关系,在大学里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是每一名大学新生最渴望的事。
“我的室友究竟是什么样子,大家能不能融洽相处,会不会成为好姐妹……”谈到未来的室友,即将到驻淄某高校读书的大学新生小李既期待又担心。
家住张店区丽景翠苑的小李是独生女,上学以来一直是走读生,从未住过集体宿舍的她,对于未来的宿舍生活心里感觉没底。
山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她大一刚入学时,踏进宿舍的那一刻,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里也十分忐忑,与室友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其实大家都很合得来。小张说因为大家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难免会有小摩擦,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一些小事尽量不去计较,有问题大家多沟通,这样,室友之间就会像一家人一样坦诚、亲密。
“首先自己要真诚待人,要找一些共同的爱好。”山东理工大学生物专业大二学生小徐说,他和舍友都喜欢运动,一有时间大家就去打篮球,渐渐地,大家就成了哥们。
小徐认为,与室友相处时不要太自我,要有宽广的心胸,多为他人着想,“平时室友需要打水、买早饭什么的,都尽量帮忙,不能太计较。有空可以组织室友多参加集体活动,男生一起打打球,女生一起逛逛街,这样可以迅速增加室友之间的感情。”
(鲁中晨报 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