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淄博发展论坛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探索”学术研讨会拟定于11月29日在淄博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发展研究院主办,法学院协办。届时来自全国的相关专家、学者将参加会议。诚挚邀请校内相关学科师生到会参与学习交流。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29日(周六)全天
会议地点:杏园宾馆2楼会议室
附件:会议日程安排及部分专家简介
淄博发展研究院
社会科学处
2025年11月27日
附件:
会议日程安排
时间 | 内容 |
9:00-9:20 | 开幕式 |
9:20-10:40 | 主旨发言: |
10:40-12:00 13:30-15:00 15:10-16:40 | 主题发言: 设三个阶段主题发言,分别由厦门大学高和荣教授、山东大学林聚任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宋国恺教授等16位学者交流发言. |
闭幕式 |
景天魁,1943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市,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和1987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曾担任社会学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社科院社会政法学部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和国际社会学会副会长。曾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思想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时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时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福利社会学》《普遍整合的福利体系》《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社会公正理论和政策》《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等。
冯时,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旁治商周考古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民族古文字学、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约300篇。
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社会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其中《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受到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表彰。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3项,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