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沈煜斐:坚持“三学”增本领 当好“村官”为三农

  我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12月经组织选聘,到肥城市老城镇东关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任职以来,我主动向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学习,用他们的经验丰富阅历,用他们的方法提高能力,由东关居的“外地人”成了“自家人”,从农村工作的“门外汉”成了“岗位能手”,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一些居委会干部和群众常说“有事找小沈”。

  跟村干部学方法

  刚开始,我不熟悉农村工作,基本没有实践经验,工作起来有时“事倍功半”,很多时候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于是,我及时调整自己,以“当学生”的心态虚心向村干部学习。东关居是搬迁村,村情比较复杂,居委会领导却管理得有条不紊。他们主要落实了“五制一诺”制度,对干部实行“十分制”考核,每半年组织党员群众评价一次,如果得10分拿全额补贴,得9分,拿90%补贴。这两种方法,都很管用。我从这两件事上懂得,作为村官,干工作不能蛮干,更要讲究方法,制度管人人好管。我自觉留意村干部的工作方法,遇事多请教、多商量,他们也都关照我,开展工作带着我,在处理具体事务中教方法、压担子,通过村干部手把手地教,我很快适应了农村工作。
  在土地流转中,由于部分群众对政策不理解,产生了抵触情绪。居“两委”成员分成三个小组入户走访,我与老书记一组,当走访到一户姓张的居民家时,她情绪十分激动:“我们一家的收入都靠这几亩地,没有了地,我们吃什么?谁动我的地也不行!”我向她讲政策,她根本听不进去。老书记却心平气和地与她拉家常,聊起了村里的人和事,等她情绪平静了,再让我给她讲有关政策和好处。我做了详细的解释,并且告诉她土地流转后每亩能纯收入700元,比现在多收200多元,还能到地里打工挣钱。听完我的解释,她打消了顾虑,在意见书上签了字。这件事使我认识到,群众不理解时我们要解释,群众激动时我们要平和。

  跟党员学奉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条件相对艰苦,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居委会面对530户人家,人少事多,每件事都很重要,仅靠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根本忙不过来,很多时候都要靠加班加点来完成。陈书记不要村里待遇报酬,很多时候还私车公用,实心实意地为村民办事;其他干部也都24小时开着手机,随时听从安排;部分具有专业技术的党员还成立了专业便民服务队,免费给群众提供服务;部分退休干部自发组成了调解小组,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在他们身上我感觉到了农村党员不计个人得失,维护群众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的优秀品质。在他们的感召下,我白天到居委会上班,晚上还要考虑工作上的事,父母开玩笑地说我的房间是东关居第二办公室。

  跟群众学做人

  农民群众是本“大书”,有很多内在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居委会成立爱心慈善基金会时,家家户户都捐款,困难户李大爷捐了100元,非要尽一份心意,平时自己省吃俭用,还要关心他人。有一名年龄大的残疾人,上下楼不方便,一些群众自愿帮他买面买菜,经常到他家串门。有些居民忙做生意照顾不上孩子,年龄大的群众就主动帮助照看。农民群众人情味浓,路过都要打个招呼、问个冷暖,在和谐的环境里工作,我也学会了实在、坚强、吃苦耐劳、扎实肯干和相互关爱。在预防白蛾工作中,我从未干过农活,硬是顶着烈日喷洒农药,坚持与大伙一起完成任务,老党员王大爷心疼地说:“小沈,我没想到你能坚持下来”。
  农村是一个大课堂,作为我们“村官”,与其说从“校门”走进了“农门”,不如说从“校门”又跨进了“校门”,我也深深地爱上了农村这片天地。下一步,我将扎根农村、拼搏实干,在“村官”岗位上再接再厉,争取做出更好更大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