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同学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现象,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变“废”为“宝”,让学生将智能手机带上课堂辅助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只有反复上机调试程序,才能深入理解程序的功能与每条语句的作用,才能发现程序中潜在的错误,从而通过不断完善程序提高自己的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能力。
在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和同学们比较注重概念知识点的学习,习惯于在书面上编写程序,很少上机调试程序。导致同学们对程序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编写程序时屡屡出现各种错误,同学们的编程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该专业教师大胆创新,利用智能手机普及率高、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中安装C语言编译软件(如安卓手机中的C4droid等),并在课堂上及课后练习中利用智能手机编写、调试C语言程序。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与能动性。经过几周训练,多数学生能熟练利用智能手机调试一般难度的C语言程序,同学们的编程能力与调试能力得到提升,逐步获得学习程序设计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只有反复上机调试程序,才能深入理解程序的功能与每条语句的作用,才能发现程序中潜在的错误,从而通过不断完善程序提高自己的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能力。
在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和同学们比较注重概念知识点的学习,习惯于在书面上编写程序,很少上机调试程序。导致同学们对程序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编写程序时屡屡出现各种错误,同学们的编程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该专业教师大胆创新,利用智能手机普及率高、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中安装C语言编译软件(如安卓手机中的C4droid等),并在课堂上及课后练习中利用智能手机编写、调试C语言程序。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与能动性。经过几周训练,多数学生能熟练利用智能手机调试一般难度的C语言程序,同学们的编程能力与调试能力得到提升,逐步获得学习程序设计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华禹教育网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