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挚愿支教,筑梦巍沂”社会实践团队携着希望,高歌一路的热情,越过蜿蜒曲折的山路,在上午到达临沂市沂水县崮崖小学。
车还未抵达校门口,巨大的红色欢迎条幅便映入眼帘,崮崖小学学校领导对“挚愿支教,筑梦巍沂”社会实践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积极为社会实践团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车还未抵达校门口,巨大的红色欢迎条幅便映入眼帘,崮崖小学学校领导对“挚愿支教,筑梦巍沂”社会实践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积极为社会实践团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有谁能够描绘出一双双如此满怀希望的的眼睛?”虽然经历了一路的舟车劳顿,但是看到崮崖小学的孩子们那清澈如水般眼睛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辛苦霎时就烟消云散了。一双双充满希望,充满热情的眼睛,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忘记了舟车劳顿,只想与他们一起度过这短暂的美好时光,带给他们知识和梦想。
虽不是正式支教的第一日,但孩子们却早早自发的地坐在了教室里。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顾不上辛苦,坚持“有孩子,就上课”的理念,在本来无课程安排的下午,为孩子们上了三堂课。
其中一节饶有趣味的“逐梦音乐”课,让整个课堂歌声飞扬。当听到来自孩子们那天籁般的歌声后,支教的队员感慨道:“孩子们的歌声太美了,太纯净了,把我的心都唱化了”。
山里的人们总是带给队员们如水般的朴实和善良,无味却足够绵长,平淡却又时而带来一些小感动。社会实践秉承着“自食其力,锻炼自己”的理念,自行下山采购食材,每到一户,大爷大娘便好奇的问道:“孩子,你们就是来给山里娃讲课的么?听说你们还不要钱,孩子你们也不容易,拿着这个,拿着那个。”
每到一家,便是一次次的拉扯。这拉扯,不是争执,而是一份份山里大爷大娘善良的心意。抱着食材满载而归,队员们的心里五味杂陈。队员们纷纷表示,就是对不起谁,也不能对不起山里大爷大娘的善良,也不能对不起山里孩子的期待。
第一天的交接工作顺利完成,留给队员的是满心的感动和为孩子们付诸全部的动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星星的希望之火点燃孩子们内心的热情。
(齐鲁网 201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