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管子学刊》创刊30周年 百余学者齐聚淄博共话齐文化

         大众网-鲁中网淄博10月20日讯(记者 许颖超 通讯员 陈兆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10月20日至21日,由山东理工大学、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淄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理工大学《管子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管子学刊》创刊30周年暨《管子》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国内外百余专家学者齐聚淄博,共同交流管子文化研究以及齐文化研究成果。

   20日上午,开幕式在杏园宾馆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蒋重跃,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查玉喜,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查玉喜主持。

   来自日本、韩国及澳门、台湾、北京、天津、重庆、陕西、河北、辽宁、山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1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中具有博士师导师资格有20多位,教授有50多位,期刊社有7家。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以及论文摘要70余篇。

   吕传毅书记代表山东理工大学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研讨会承办和支持单位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及《管子学刊》30年的发展,指出学校高度重视管子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吕传毅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辉煌灿烂的齐文化,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弘扬齐文化和管子文化,用齐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教育人、鼓舞人、感动人,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凝神聚力,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提供精神动力。

   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代表淄博市委市政府对学术讨论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淄博市齐文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她恳请各位专家对淄博市的齐文化发展和研究多提宝贵意见,表示将认真学习深化会议各项成果,进一步加强与齐文化研究院的交流合作,推动淄博传统文化研究和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蒋重跃教授致辞《齐学应该保持内在张力》,杨朝明研究员致辞《续写〈管子〉学研究的新辉煌》,《管子学刊》主编于孔宝编审做《管子学刊》创刊30周年工作汇报。于孔宝编审介绍了《管子学刊》创刊30年来的基本情况和《管子学刊》对齐文化研究的贡献,指出《管子学刊》通过管子研究、稷下学研究、文物考古与新出土文献研究等期刊栏目,既突出了齐文化特色,又凸显以齐地为主的传统文化优秀成果;既集中反映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齐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关注了先秦乃至秦汉重点、热点问题。于孔宝编审对《管子学刊》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表示要乘着党和政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大好时机,全面提升《管子学刊》的办刊质量及国内外的影响力。

       (大众网 2017-10-20

http://news.lznews.cn/luzhong/zibo/201710/t20171020_1114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