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山东“神秘乘客”搭神舟二十号上太空,评论区已被网友脑洞“占领”

太空会师!“全家福”来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对接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也是两名指令长时隔3年后再次相聚“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虫虫上太空,来自山理工!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室主任张伟研究员此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曾透露,今年发射的神舟飞船,将携带数十个涡虫截段飞天。

据了解,本次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其中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涡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本项目将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

早前,对于涡虫再生能力的研究已在全球各地广泛开展。此次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将首次把涡虫送入中国空间站,通过精密设计的空间科学实验,系统解析微重力与宇宙辐射双重环境对其再生过程的分子级影响。

为何选择“涡虫”?山东理工大学曾发文科普:


图片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

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

具有原始的三胚层和两侧对称等

生物演化的过渡性特征

是研究生物进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

曹忠红教授介绍道:‍

“涡虫有神经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

且基因情况上和人的同源性也比较高

在进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曾有科学家将一条涡虫切成279段

一周之后‍‍‍

每段都能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涡虫

因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

成为人们研究再生、抗衰老等

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模型生物。”

为开展此次空间科学实验

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人员

将适合在涡虫芯片培养‍

且形体合适的涡虫切割成48段

分别装入涡虫芯片

涡虫芯片实验盒

将由航天员装载到生命生态实验柜的

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

开展为期6天的实验

届时

科研人员将在地面同步开展同流程实验

对比空间与地面环境中涡虫再生的区别

据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科研团队

围绕涡虫研究已有近20年的科研积累

在涡虫发育与再生、免疫、衰老

及毒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据悉,此次实验将利用空间站“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以不同截段的涡虫为研究对象,在轨启动再生过程,并在关键时间节点上采集样本进行固定和成像分析。

张伟告诉记者:“我们以涡虫为模型生物,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形态发生、生理行为的具体影响,探索空间环境影响涡虫再生的分子基础和差异分子,探索重力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加深人们对再生基本机制的理解。”

(青春山东微信公众号 2025-04-25

https://mp.weixin.qq.com/s/Xj60GzgksNmlE7gHntjy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