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重点学科


车辆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山东省第一批重点学科,也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学科,“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连续三届遴选为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主体,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教授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山东省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车辆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特种车辆及控制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新能源汽车设计与控制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车辆检测中心、车辆动力试验检测系统、车身三坐标测量系统、汽车底盘测功系统、特种车辆测控试验平台、发动机测控系统、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车辆虚拟现实中心等,实验室面积6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600万元。设有“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汽车工业总公司车辆测试中心”山东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近几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完成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省部级课题22项、厅局级项目及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发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达1500万元。本学科与中国重汽集团、潍柴动力集团、北汽福田汽车公司、中通客车集团、山东时风集团、泰安特种车辆厂、淄博汽车厂等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
  标志性成果1:车辆用钕铁硼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及其应用;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通过省部级等鉴定项目15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6项,已转让30多家企业生产,新增产值3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标志性成果2:工程车辆无线遥控技术,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无线遥控型履带式推土机,其核心技术为我国创建无线遥控特种车辆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新增产值3亿元,获得200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标志性成果3:机械与车辆结构CAE研究及工程应用,在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资助下,深入开展了机械与车辆结构CAE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被SCI、EI检索15篇,多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解决了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获得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现本学科有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15人具有博士学位,首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形成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

  本学科围绕电力设备故障检测及节能降耗等生产实际,已形成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的研究方向: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保护、电气传动与节能技术、输电线路暂态分析与保护、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等。特别是面向城乡电网的行波精确故障测距技术、面向厂矿企业的电弧炉节能监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钕铁硼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及其应用、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线故障测距技术分别于2006年、2007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投影变换的输电线路电磁暂态计算模型的研究,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快速储能的风电系统柔性潮流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散射光信号频率分解的纳米颗粒测量技术研究,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及重点项目基于参数识别的继电保护基础理论研究。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配电网故障无缝自愈系统及其保护控制方法的研究、仿人机器人高效平滑抓取物体的控制策略研究。近3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总经费1100余万元;获省部级奖励4项;在权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60余篇。
  200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山东理工大学被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单位,本学科负责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农村电网自动化方向建设。2010年电气工程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技术研究所、感应电炉技术研究所、检测技术研究所、风力发电与并网技术研究室、电力电子测试研究室、微弱信号检测研究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平台,精密贵重教学科研仪器价值达1280万元。拥有国内外学术期刊50余种、国内外期刊数据库超过5个,专业图书超过1.5万册。

  近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1人,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毕业1人。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篇。招收本科生560人,毕业400人,就业率达92.5%。新开出学科前沿课程3门,双语课程2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自动控制原理》、《电路》获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自“九五”以来一直是山东省重点学科,2006年12月批准为强化建设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特色重点),也是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其所在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是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赵玉刚教授担任本学科学术带头人。

  该学科现有教授26名、副教授16名、博士3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3人,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研究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该学科下设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精密模具省级重点实验室,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对省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强化建设和中央与地方实验室共建,使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达到了省内第一、国内一流;该学科下设先进制造技术、数控与机电控制技术、机电系统测试技术和并联机器人技术4个研究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教授为机械电子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的特聘教授和首席专家。
  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情操、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努力将他们造就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学科本年度为社会培养近40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率达到42%。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本年度毕业的18名硕士论文外审盲评一次通过率100%,优良率100%,40%以上研究生考取了博士生。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本学科始终把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学科发展的推动力。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军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项,山东省重大专项、山东省科技攻关、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16项,地厅级项目14项,到位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获得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60余篇)。

  本学科注重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与成果转化,为企业解决了大量关键技术难题:研制的“导弹陶瓷天线罩光透射扫描检测系统”,解决了导弹陶瓷天线罩裂纹和质地疏松检测的难题,在某军工企业用于导弹陶瓷天线罩生产的无损检测;研制的“五轴联动空间弧面凸轮加工数控系统与机床”,在企业用于空间弧面凸轮的加工,解决了空间弧面凸轮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加工的难题;研制的“罗茨鼓风机叶轮开发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成套装备”,解决了罗茨风机、罗茨真空泵叶轮设计和加工的难题,在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汇机械有限公司、章丘丰源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42家罗茨风机生产骨干企业推广应用;研制的“充油式深水步进电动机”,解决了步进电动机在深水高压环境下的承压、密封、绝缘等问题,在我国的深海资源勘察中获得应用;研制的“复杂曲面数字化磁粒研磨加工控制系统与机床”,在国际上首次将数控技术、数字化技术与磁粒研磨抛光加工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功地用于复杂曲面的研磨抛光,解决了复杂曲面研磨抛光加工自动化的国际难题;研制的“教学型微型数控车床与铣床”在高等院校推广应用,为我国高校提供了技术先进、成本低、使用效率高、操作安全、性能可靠的教学设备。近5年来,本学科获得横向合作研究开发项目30多项,横向科研经费总计1200多万元,为企业新增产值6.8亿元,新增利税6500万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九五”以来一直是山东省重点学科,也是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其所在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是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4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2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已经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机构学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耐磨耐蚀机械零件界面设计和性能及几何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理论研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经过建设初步构建了服务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设计、分析和技术创新工程平台,为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近3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合作课题70余项,科研经费到位1700多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33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
  人才培养方面,贯彻学校“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办学指导思想,三年来参与培养了大量本科生,培养研究生52人,考取的博士生占50%以上,就业率100%。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励5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在条件建设方面,本学科通过大力投入和建设,教学、科研条件显著改善,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机械基础实验室和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仪器设备总值2400余万元,长期订阅100多种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
  在学术交流方面,先后有多名教师到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进修和进行合作研究,并有多名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受邀作学术报告,邀请了多名来自美国、新西兰等国及台湾地区的学者进行讲学,大大提高了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本学科十分注重外延和内涵建设,已成为校内跨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解决了一批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三年来争取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推广科技成果30余项,创造了8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支持下,研制开发的新型地平式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塑料优化分选装置等系列产品稳定性好,提高了生活垃圾转运效率及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累计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的“结构冗余微定位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微驱动模块,先后取得6项发明专利,其转化的科研成果为多家高技术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被评为淄博市2010年唯一的一项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进行薄膜润滑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中形成了以能量流为主线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并研究了特殊工况下的润滑特性,对高精密、微型机械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精度设计和质量控制系统方法的研究方面,面向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技术系列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国家标准并成为今后作为我国向ISO/TC213提交的统计公差国际标准的基础。

  在合金晶体界面工程研究领域,成功优化了相关合金晶界特征分布(GBCD),针对基于退火孪晶的金属材料GBCD优化的微观机制问题提出了“非共格∑3晶界迁移反应”理论模型,为基于退火孪晶的金属材料界面工程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为耐磨耐蚀机械零件界面设计和性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研究水平居国际前列。



交通信息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交通运输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运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

  交通信息工程学科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共12名,其中,博士13名、在读博士3名,形成了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结构合理、团结创新的学术梯队。该学科现有载运工具运行控制、交通行为与控制、交通安全与信息融合、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流理论与模拟、智能道路与安全技术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现有专业实验室6个,面积2000余平方米,配置车辆电子研究开发系统、数据采集器、dSPACE实时仿真系统、Vector CAN总线开发分析工具、四轮定位仪、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VPG软件、GP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规划平台、交通仿真平台、交通信息技术平台、虚拟现实、单片机仿真等试验系统,自制实验仪器设备12台套,其中,2台自制实验仪器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教学成果2等奖,1台自制实验仪器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教学成果3等奖,8台自制实验仪器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实验教学成果1等奖。
  “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36项,科研经费达到1188万元。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通过鉴定及验收项目3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12篇,SCI/EI/ISTP检索42篇,出版著作2部、教材3部。本科生一次就业率98%,考研率达到45%以上,有30%的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6项。研究生论文全部实现盲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来,研究生发表论文EI/ISTP检索30篇。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与淄博柴油机总公司联合研究开发的“燃气发动机智能管理系统”已于2007年9月份在山西煤矿投入应用,为山东良子动力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ATV350电控换档控制单元”,促进产品出口创汇1000余万美元。本学科承担的淄博、济南等地的公共交通调查与规划项目目前都已通过论证并开始实施,有利地促进了相关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科学快速发展。承担的菏泽、淄博等地点交通安全规划有效地降低了相关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率和生命与财产损失,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性。



农业机械化工程


  本学科是山东省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是“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十一五”省重点学科验收成绩为优秀。学科下设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所属工程图学教学团队建设成了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所在的农业工程一级学科2009年成为了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在精密播种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农业装备信息化数字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获得1项国家级奖励,承担了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2011年4月,本学科下设的“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实验室”成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现有人员2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8人,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科研经费充足。

  近3年来,分别承担了 “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和各类横向课题21项,科研经费合计725万元。本方向自2007年设置“泰山学者”岗位以来相关研究“北方一年两熟区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期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与示范(2006BAD28B02-1)”、“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玉米(大豆)高速气力式原茬精密播种机研究与开发(2006BAD11A05-3)”、“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2006BAD11A01)”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2006BAD11A17-03)”等4项;目前还承担着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20090305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学科知识融合驱动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50905100)”和“鲨鱼表皮纳界面与微形貌合成生物复制基础研究(51005139)”及“十二五”农村领域计划项目“玉米种植机械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与示范(2011BAD20B09)” 子课题等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8项。2008年举办了中-加保护性耕作技术论坛,先后有22人次参加了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参与2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011年5月承办2011农业工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泰山学术论坛,会议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秦京光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影响逐渐扩大。

  目前本学科参与成立了山东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省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和山东省收获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参加了德国农业工程学会和韩国农业机械学会的科研活动,成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单位、山东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近年来成果转让或被采用6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0万元。“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李洪文依托本学科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本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影响明显增强。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于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成为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学科。应用化学及相关的化学工程、化学类本科生2140人。拥有应用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教研室,应用电化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中心燃料电池研究所,以及山东省纺织化学品与染整技术工程中心。

  学科在近几年共主持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5项,完成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达到1200余万元。共出版各种著作和教材6部,发表科研论文211篇,其中113篇被SCI、 EI收录。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6项省部级奖励,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共有20余项科研成果被企业采用,实现经济效益497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该学科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如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加拿大的塞布鲁克大学等均与本学科开展了合作研究工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应用化学学科在燃料电池、新型膜制备和膜反应器、催化剂的分子级结构设计、纳米储能电极材料的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研究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本学科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有:提出了中空纤维陶瓷膜结构优化、中空纤维透氧膜表面修饰改性新思路,开展了陶瓷中空纤维膜制备与应用研究,开发了相转化/烧结法制备中空纤维陶瓷膜技术,利用陶瓷中空纤维膜优异的催化-分离耦合性能,实现了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制氢和偶联制取乙烯,提出了一种膜分离器和反应器设计新模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制备了非铂系催化剂、高阻醇膜。开发成功了室温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及其电池堆。采用自制催化剂制备的室温空气自呼吸燃料电池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成功小型电器用电器用概念型燃料电池。



美术学

   

  教学方面,2010年美术学学科专任教师43人(教授1人、副教授13人、讲师26人、助教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

  2010年,学院继续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核心使命,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积极构建“一个中心、两个环节、三项保障”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一个中心,即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两个环节,即文化科学素质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三项保障,即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教学经费投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了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应用美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展了选课制教学探索和课程项目教学探索,办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本专科新生入学319人,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数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在2010年进行的两年一届的校级教学评估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率在90%以上,学院获得校级教研立项1项,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1项,结项2门校级网络课程,3人获年度优秀教师奖,1人获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山东省第二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中,教师有1人获一等奖, 4人获二等奖, 6人获三等奖, 3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有2人获一等奖, 3人获二等奖, 13人获三等奖, 12人获优秀奖,7人获入围奖,并获优秀组织奖。
  科研方面,学院大力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制定并出台了《美术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申报,2010年获得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特色项目支持工程2项。注重高水平论文、艺术作品和技法教材的发表、参展与出版,积极筹办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10年,组织校内外师生各种艺术展览近20次;共发表学术论文15余篇(6篇核心期刊),其中4篇CSSCI期刊论文;出版专著1部;有1件艺术作品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中获奖,有8件艺术作品入选省美协主办的省级展览,其中7件获奖。唐秀玲教授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江苏大学参加第四届年会。唐秀玲教授还赴中国当代工笔画院现代工笔画高研班讲学,并被中国美协聘为“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评委。

  研究生方面,2010年,录取16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32人。另外,还开展了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并招收了3名学员。为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理论修养,学院制订了《关于加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创作和硕士论文管理的规定》。2010年,第一届4名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硕士论文盲评率和一次评审合格率都达到100%。立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1项。 



齐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院的前身淄博师专齐文化研究所,创建于1988年,是当时国内唯一由省编制委员会批准的专职研究齐文化的学术机构。根据《山东省“九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山东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精神和要求,1999年淄博学院成立后更名为齐文化研究院,2001年山东理工大学成立后更名为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2000年,齐文化研究院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七个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研究院下设齐国历史文化研究所、齐地文献考古研究所、《管子学刊》编辑部、齐文化资料信息室、办公室。现有专职人员15名,其中教授5名,博士3名,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6名。

  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图书与重点出版项目1项,《齐文化发展史》、《海岱地区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研究》、《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成省部级及其它各级各类规划课题与横向合作课题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得省、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以及其它各类成果奖100余项,其中,《齐文化丛书》(含书43种,共计1100万字)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齐文化发展史》获首届“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三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富民思想——齐文化的价值内核、齐国建筑艺术及其特色》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齐文化通论》、《齐文化与山东省文化大省建设研究》、《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齐文化研究院积极开拓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子。先后给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开出了《中国传统文化》、《齐文化概论》、《齐文化发展史》、《齐文化旅游概论》、《孙子兵法》《中国古建筑欣赏》、《齐文化与成功学》等10余门课程。在此基础上,2006年开始进行《国学与齐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并自2006级学生始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必修课,走出了一条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齐文化特色课程系列化的新路子。
  《管子学刊》作为齐文化研究院的院刊,创办于1987年,1992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入选山东省优秀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2004年2005年连续入选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齐文化研究院在做好研究、教学和出版等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地方服务。先后主持完成了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齐文化与山东文化大省建设研究》,参与完成了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完成了《管仲纪念馆创意策划书》、《周村丝绸博物馆创意策划书》、《梦泉山旅游区创意策划书》等,其中已于2004年和2006年建成并向游客开放;积极参与了世界足球起源于齐都临淄论证会;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山东电视台《齐鲁行》等大型节目的录制;与淄博市纪委合作撰写了《齐文化廉政名言警句》、《齐文化廉政故事选编》,与淄博市工商局合作《齐工商研究》,与淄博市委宣传部合作撰写了“淄博三名丛书”(《淄博名人》、《淄博名景》、《淄博名物》)、《淄博历史人物》等书;积极参与了 “临淄齐国故城与齐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蹴鞠、孟姜女故事等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东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证申报工作。2004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齐文化研究院出版了《齐文化旅游丛书》,这是第一套关于齐文化旅游的通俗读物,深受社会欢迎。还承担了大量的齐文化旅游、齐文化产业以及宣传普及齐文化的地方委托项目等。总之,为山东文化大省建设、淄博文化大市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齐文化研究任重而道远。齐文化研究院将仍然沿着科研、教学、办刊、服务地方相结合的路子一如既往地前进,为早日建成齐文化学科,为山东文化强省目标的早日实现努力奋斗。



音乐学


  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曾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该专业有教授4人,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4人,硕士生24人,井华、石蔚教授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且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2010年度我们精心规划发展蓝图,加大建设力度,使该学科得以快速发展。

  2010年度在学校科研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学院积极鼓励并大力组织专业教师致力科研创作和参加艺术展演活动,以课题研究及理论著述提升本学科的学术层次。2010年,本学院有33篇文章发表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齐鲁艺苑》、《蒲松龄研究》等专业期刊;其中在《学术论坛》、《东疆学刊》、《管子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CSSCI及以上论文4篇;在第四届高校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第三届合唱节荣获优秀组织奖,合唱比赛一等奖。

  音乐学专业2010年为社会培养114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84%以上,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被各艺术培训中心聘为专业教师。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本专业明显的专业优势和特色。2010年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科水平,我院特派出两名专业教师到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进行访问学习,旨在引进学科建设的先进理念。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我院音乐学学科进行指导,聘请了一部分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兼职教授。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是山东理工大学较早建设的校级重点学科之一,应用数学研究所是校级重点科研机构。在学校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应用数学学科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1年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师56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28人,有海外学术背景的5人,硕士生导师12人,已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首批重点建设的创新研究团队。

  作为理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应用数学学科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学院设有实验中心,建有数学建模实验室、科学计算与应用软件实验室、统计调查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并有专门的研究生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资料室藏书2万余册。随着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获批和招生,应用数学学科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历来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社会职业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近年来,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毕业生中有20%以上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他都在高校、教育机构、IT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工作,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应用数学是把数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门学科,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应用数学专业重视数学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注重数学理论在工程技术、科学计算和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以科学与工程计算及其应用为主要特色,致力于数学与环境、力学、机械、生物和信息安全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已形成“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应用”、“微分方程数值计算及应用”、“信息安全中的数学理论及应用”、“数理统计”、“系统优化理论及应用”等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学科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参与6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5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90余篇,出版专(译)著3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其他科研成果奖12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通过不断整合学科队伍、凝练研究方向、提升学科目标,逐步建设形成了稳定的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团队、科研平台和研究方向,目前设有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发育与进化生物学、药物化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380篇,其中SCI收录151篇,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等国外著名的权威期刊上。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本学科设有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科研实验室面积近2000㎡,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700余万元,为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理论生物学与实验生物学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融合的研究内容和特色。